学院动态

聚焦一流专业建设,提升人才培养内涵——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召开2021年度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会议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兰州大学2020年教育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推动学院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内涵发展,1月22日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召开了2021年度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会期一天。会议以“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本科人才培养”为主题,分为学院全体教职工大会、分专业建设研讨与交流会、总结会三个阶段。教务处副处长乔振峰出席了全体大会,学院领导、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了会议。大会由学院党委书记李晓莉主持。

  全体大会以问题为导向,聚焦学院本科教育教学面临的挑战。副院长王省哲首先作了题为《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概况及面临的挑战与问题》的主题报告,报告全面梳理了学院办学历程、优势,以及面临的新问题与新挑战。王省哲教授指出,学院长期以来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经过十数年的发展,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通过与全国各高校系统数据分析来看,当前教学面临诸多挑战:创新不够、成效不足、短板依旧明显。今后我们要坚持人才培养的目标导向,对标准国家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建设的核心内涵;找准自身定位、做好顶层设计;突出学院和专业特色,构建“专业教育、素质教育、能力教育”三位一体的育人格局与模式。在学院层面,将持续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健全保障与质量监控制度,以及落实奖励与惩罚并举机制。在各个专业层面,要大力推动专业综合改革,一是立足专业自身特点,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二是进行课程体系优化与模块化;三是拓展深度与广度,实现本硕博贯通培养;四是完善教学梯队建设;五是建立专业教学监控与督查制度。在教师个人层面,要明确教师是第一身份、上好课是第一要务、关爱学生是第一责任的立德树人理念;通过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多维度的更新与变革,系统促进本科教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通过学院-专业-教师的多层级联动与建设机制,形成一流培养体系、一流课程、一流教学团队,实现内涵式发展。其次,党委副书记李志龙作了题为《学院本科教育工作概况与学生学习现状调查》的报告,从学生基本学习状态、学生教育工作、收集学生意见以及今后努力方向四个方面进行了汇报;工程实验中心主任程宁作了题为《学院本科实验教学概况与面临的问题》的报告,就中心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和未来工作计划三个方面进行了汇报。

  教务处乔振峰副处长在发言中充分肯定了学院本次会议的重要意义,并从四个层面对学院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一是要以教学团队建设为抓手,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双万专业”建设为契机,推进专业内涵建设和课程建设。二是要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多措并举强化学生科研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三是要加快构建本研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四是要推动教学改革与创新,让学生享有更好的教育,同时,要注重教学成果的积累与培育。学院院长黄宁教授进行了总结发言,对学校各部门,特别是教务处长期以来对学院的关心表示感谢。黄宁表示,本次会议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梳理学院本科教育教学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制定下一步的目标和采取的措施。他指出,一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们的主观能动性,推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内涵发展;二是对标学科评估和“双一流”建设,通过广泛研讨,凝聚共识,规划未来教学团队、精品课程等工作,推动我们学院本科教育教学水平迈向一个新的台阶。学院书记李晓莉强调,要深刻认识本科人才培养面临的新趋势、新挑战和新要求,清晰掌握学院专业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凝练专业特色与优势,进一步明确专业建设规划与目标,进一步落实专业建设任务与清单,全面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这次会议,对于进一步统一全院教职员工的思想认识,深入贯彻落实学校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系统谋划学院“十四五”教育教学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本科人才培养工作,学院一定全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加强经费和条件保障、健全责任落实机制、优化教学绩效考核,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传承创新兰州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优势,真正实现学院本科教育教学的内涵发展。

  第二阶段会议以目标和任务为导向,聚焦专业内涵建设与实施规划。力学、土木工程、地质工程三个专业分别开展了分专业建设研讨。各专业系主任作了《专业建设现状分析及规划》的报告,围绕专业定位与发展、人才培养目标与需求,专业建设与教学质量提升以及核心任务及落实等展开广泛研讨。专业教师积极建言献策,就一流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教学成果奖申报等形成规划,体现到具体任务中。分组讨论中,国家教学名师、学院首任院长周又和教授指出:一是要有责任意识,讲好课是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职责,每位老师都要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多思考、多凝练,突出特色、提升水平,以好的课程教学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对学习的热情;二是教学和科研相辅相成,要注重实验方法和专业基础知识的结合,讲好原理、讲好方法、讲好专业历史故事,只有老师自身有思考,讲课精彩、学生喜欢,才能凝练出教学成果;三是老师们通过科研促进教学,利用专业在超导力学、风沙环境力学、小波计算等特色科研方向和平台,为学生提供好的课程教学资源、开拓学生视野、提升培养质量。地质工程专业教授谌文武表示,培养方案是一流专业发展的基础,建议对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和国家“双一流”学科高校培养方案,优化现有课程体系,打造金课,建立教学团队,同时为以后申请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打好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提供平台。土木工程专业教授张豫川谈到,长期以来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生源质量较好,数理基础好,应针对学生特点制订更加明确的培养目标,让课程建设始终围绕培养目标,建立从基础课程到高阶课程,从易到难的分层课程体系,同时结合专业大赛、双创实践等多方平台,引导学生主动接触和适应专业社会发展,让人才培养与社会期待相匹配。

 

  在第三阶段的总结会上,学院领导和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听取了系主任关于分专业研讨交流情况,以及各专业建设规划和核心任务清单的汇报。黄宁院长对会议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教师们在规划和有意承担教改项目、教学团队、精品课程、教材建设等方面的积极性超出了预期,表现出强烈的责任与担当意识。学院下一步将建立“教师-系-学院”联动机制和工作推进督导机制,抓好落实工作,切实将谋划、规划转化到教学、专业建设的具体行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