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下午,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迟刚处长、李卓仑副处长、国际合作科蒋京兰老师、学生国际合作交流科丁歌老师、合作办学科王阿菊老师一行到我院调研学院国际化整体情况。学院院长黄宁、党委书记李晓莉、副院长王省哲、张帆宇、学科点负责人张虎元、系主任张景科、张强强及学院部分具有国际交流学习背景的老师参加了调研会议。会议由院长黄宁教授主持。
黄宁院长对迟刚处长一行表示欢迎,指出学院一直非常重视国际合作交流,通过国际交流互访、教师海外研修、学生交换学习、留学生培养、国际会议举办等国际合作与交流方式,为师生的国际交流搭建平台,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国际化提供服务,还特别强调了“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对科研工作者在国际合作与交流中的意义。
迟刚处长介绍了本次调研的初衷与目的,主要是希望通过调研,对学院目前的国际交流现状、未来规划需求、国际学生招生培养等方面工作有更详细深入的了解,以便于国际处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院,对国际处能更好地开展将来工作获得更多、更好的思路与建议。
张帆宇副院长介绍了2019年学院在国际学生招生培养、研究生国际交流、教职工国际交流、邀请外籍专家交流等方面的工作进展。学院目前有在籍留学生7人,其中本科生3人,研究生4人;学院在外交流研究生12人次,研究生参加国际会议17人次,研究生参加国际会议获奖2项;教职工出境参加国际学术会议40余人次,教职工进修学习5人次;邀请外籍专家来校交流20余人次,其中担任多国院士的专家5名,并通过交流为学院柔性引进境外专家3名。数据显示,我院近年来国际合作交流规模是稳中有升,但质量却是大幅提升。
双方就学校和学院国际交流的现状,规划、需求等进行了全面讨论与交流,国际处还专门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就老师反映的如何提升加强国际学生培养质量和管理、如何利用诸如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MOU协议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如何充分借助一带一路的东风开展国际化教学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回答和解释,参会老师对国际处一心为师生快办、办好、办成出国出境签证等事务的积极热心态度表示了感谢。
迟刚处长表示,学校国际化水平的提升需要落脚到每一位教师、学生身上,国际处始终坚持开放包容,在探索中进取,力争为交流师生提供优越资源和便捷措施,促使国际交流与合作形成有愿景引领、有政策保障、有行动落实的良好局面;同时,也希望学院能够积极献言献策,为进一步拓展国际合作交流提供资源和智力支持。
最后黄宁院长在总结中谈到,学院会更进一步地巩固与境外合作研究机构交流的深度与广度,提升学院科研教学的国际化程度,积极地配合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的各项工作,促进和助力学校和学院的双一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