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告

【2025年5月8日15:30】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建院20周年院庆系列学术报告彭迪教授:高超声速压敏与温敏光学实验技术及其应用

  应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湍流-颗粒研究中心刘洪佑教授邀请,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学院叶轮机械研究所副所长彭迪教授将于2025年5月8日下午做学术报告,欢迎广大师生参加。

  • 报告题目:高超声速压敏与温敏光学实验技术及其应用
  • 人:彭迪 教授
  • 报告时间:2025年5月8日(星期四)下午15:30-16:30
  • 报告地点:祁连堂322报告厅
  • 人:刘洪佑 教授
报告人简介

  彭迪,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航空航天工程专业博士,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叶轮机械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工作聚焦于高速空气动力学光学实验技术及其应用,所发展的压敏涂料PSP、温敏涂料TSP与磷光测温技术成功应用于直升机、高超声速飞行器与航空发动机等重大装备的基础研究与型号测试。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项目与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项目资助。已发表SCI论文100余篇,获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1项。担任《Experiments in Fluids》顾问编委及其PSP/TSP技术专栏编辑,《Advances in Aerodynamics》与《气体物理》编委,《力学学报》青年编委,中国空气动力学会流动显示专委会、低跨超声速专委会委员。

报告摘要

  高超声速流动中普遍存在的转捩、分离与激波-边界层干扰等现象,导致表面压力与热流分布复杂且快速时变。压敏涂料PSP与温敏涂料TSP具有非接触、高空间分辨率以及全场测量等显著优势,是高超声速气动力与气动热测试所急需的精细化测量技术。近年来,报告人围绕压敏/温敏光学测量原理及方法开展了系统工作,将PSP/TSP技术由常规低/跨/超声速风洞拓展至高超声速领域,获得了高时空分辨率的气动力/热参数场,为高超声速流动机理研究与装备型号测试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技术支撑。本报告将首先结合两类典型的高超声速风洞以及一种相对特殊的自由飞弹道靶设备,探讨PSP与TSP光学测量的挑战与对策,随后汇报应用上述先进实验技术所发现的三维激波-边界层干扰新现象和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