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文献检索技巧与整理方法,同时了解读博过程中的挑战与机遇,学院于12月6日上午在榆中校区秦岭堂B105举办了第二期研究生学术沙龙。本次沙龙以“读博的学术与道”为主题,邀请了6位不同年级的在读博士研究生分享了从博一到博六的读博体会。沙龙由学院辅导员陈华老师主持,2024级的研究生们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
活动伊始,陈华介绍了近年来博士研究生的招生和就业情况,希望大家理性选择读博和就业,并鼓励现场同学带着思考积极发问,在思想的碰撞中认识自我,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施新语作为博一代表首先分享了她的读博初体验,她介绍了如何选、读和整理文献的实用技巧后,强调了及时整理文献和写作的重要性,要边读边写,“不动手比写得烂更可怕”,关于读博选择与体验,她鼓励同学们学会“做减法”,寻找学习和生活的平衡,保持身心健康。景鑫博士作为今年的国奖获得者,借助研究课题分享了自己从选择读博到投入科研,产生成果的过程,这也是他一步步认识自我,寻找到科研乐趣的路径,关于文献检索,他认为要明确目标导向,从别人的文献逻辑中总结出自己论文的框架布局。郭娟娟从自身科研经历出发,讲述了如何与导师沟通确定研究方向,读博期间的心态调整和科研能力的提升。她的分享让同学们对读博过程中的挑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总结文献方面,郭娟娟强调要有自己的思考和逻辑,不能只是堆叠别人的成果。韩雨辰博士介绍了科研方法和论文发表的经验,包括如何确定研究问题、进行文献调研、以及论文写作与投稿的注意事项。他建议同学们保持英语阅读,多关注学科最前沿,积极讨论,勇于尝试。最后,他用物理学家Steven Weinberg对刚进入科研领域的人的四点忠告与大家共勉,使同学们感触良多。韩文晋分享了关于文献搜索、整理、阅读的技巧,论文写作经验和自己的学习感悟。他劝告同学们不要过度依赖机器翻译,在写作时尽量做到逐词逐句反复阅读与修改,注意用词准确简洁和逻辑关系。他鼓励同学们早立目标,有规划,多反思,使研究生生涯不留遗憾。
最后,何熙波博士分享了如何进行科研能力提升和自己的读博感受,包括怎样实现科研成果在大范围内快速传播和跨平台同步。学术论文写作方面,何师兄从“多”与“少”两个方面建议大家多读高质量文章,多记录文章写法,不机翻文章,不用AI写作。
在互动环节,面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和不解之处,几位博士研究生都进行了耐心解答,帮助大家总结经验,找到自己的目标。
沙龙在轻松而富有活力的氛围中圆满结束。通过几位博士研究生的精彩分享,同学们不仅收获了学术上的新知,更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和感悟。这些宝贵的经验与启示,将成为他们未来科研路上的重要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