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兰大官微】周又和:院士“教书匠”

  “十道题有八道跟不上,这怎么行?”

  “能不能再给个机会?”

  这是十多年前考入社会学专业大一学生到周又和办公室提出希望转入土木工程专业时,周又和对学生现场面试后与学生的对话。

  尽管学生对转专业很真诚,但周又和没有立刻答应。心想:理转文的有过,文转理的先例还未听说过。尤其理工科对数理知识的要求,那是文科学生很难企及的。在得知社会学专业开设了《高等数学》课后,周又和深知所学内容也是与土木工程专业所学内容相差很大的。于是就先让学生介绍学过哪些内容,然后就学过内容进行一问一答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

  看到学生的真诚,可话又说回来,老师的使命不仅仅是教书,还有育人。既然这个学生那么想学土木工程,周又和最后答应了“那好吧,就给你一个月时间准备,到时候我们用同样的方式进行考察。”

  2021年11月23日,兰州大学榆中校区天山堂。给大一新生讲授《力学与工程概论》课前,刚公布被当选为中科院院士的周又和教授回想起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建院之前教过的这名学生,以此来激年青的学子,并期待面前这些充满活力的青年学生像他一样,初生牛犊不怕虎。

一堂课改变了一个旁听生

  跑到办公室来找周又和的,是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安永辉。他曾旁听过周又和的课程,便想从原专业转到周又和主管的土木工程。

  但是文理科的学习内容差距如此之大,尤其是数学和物理知识,学习的深度完全不同。周又和担心这个学生只是头脑一热,但又没有直接拒绝,当即问了他一些《高等数学》课程的基础知识。

  不出所料,可以跟上的正确率只有两成。

  周又和给他指出了哪里存在问题,哪里回答的不准确。安永辉也承认确实有欠缺,但是还不死心,“能不能再给一次机会?”

  “好吧,那就再给你一个月回去准备。”

  过去了不到三周时间,周又和接到了安永辉打来的一电话。他说自己准备得差不多了,询问何时可以进行面试。周又和告知,既然准备好了,那就在此电话上进行吧。当然,此次所问问题与前次不会一样,但仍在学生学过的范围内。经过此次考察,周又和发现这次的跟随正确率达到了50%左右。

  周又和感到诧异又惊喜。“我觉得他很好,文科生短时间内肯定不能完全达到理科的水平,但他是有天赋有能力也有态度,在如此短时间内就能快速提升,这很不容易。”于是当即就同意了他的转专业要求。

  不负所望,一年以后,安永辉成为当时土木工程专业的年级(包括两个班级)第一名,在后续学习期间,他还在《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发表了2篇学术论文,并在大四的时候拿到了保研名额。作为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第二届毕业生,前往大连理工大学在欧进萍院士指导下开启了研究生深造。

  2015年,29岁的安永辉破格晋升为大连理工大学副教授,2017年又破格晋升为教授,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在专业领域内颇有建树。

  在周又和心里,这个学生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遇到这样一个热爱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虽然他的学习跨度很大,专业基础有待提升,但我觉得是值得鼓励并加以培养的。”鼓励学生找到和实现自己的兴趣,尽早规划自己的人生方向,成为他从新生第一课就与学生分享的观点。

从“不喜欢”到一路进阶

  做老师几十年,最让周又和印象深刻的,还是刚工作的时候。

  1977年,高考制度刚刚恢复,周又和如愿考上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原本他心仪数学专业,但由于当时学校亟需加强力学师资培养,于是就在所报相近专业的优秀考生中挑选。就这样,周又和被调剂进入了力学专业师资班。

  “当时对力学知之甚少,那个时候心情也不好,没学到喜欢的专业,更没有未来做老师的打算。”这主要在于当时社会上普遍对教师职业的认可度不高,但想到力学专业与数学、物理关系紧密,也能发挥特长,周又和便在机缘巧合下开启了自己的“力学人生”。

  到1982年1月大学毕业时,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认可度发生了很大转变,不再是“臭老九”了。虽然上的是师资班,但不是所有人都能留校当老师,只有成绩好的才可被选留任教。

  所幸周又和在大学期间十分刻苦,除了学好力学课程外,他也努力学好数学与物理课程。先后在学校组织的大学生数学与物理竞赛中获得荣誉,还在本科期间四周内开展的毕业论文取得研究成效,受到了指导教师的高度肯定。就此所撰写的学术研究论文,后于1983年发表在学术期刊《华中工学院学报》上。

  得益于这些成果,周又和在毕业时成功获得了留校机会,成为一名力学老师。周又和对能留校任教师既感到非常高兴和荣幸,同时又深深感到是一份沉甸甸的重担。尤其在像华中工学院这样的一流大学任教,责任就更大。

  “留校开始几年主要是干辅导老师的活,做的都是看似小事儿、杂活儿。主讲老师讲完课以后,我负责改作业,偶尔有机会上一下习题课。”

  但就是这样简单的活儿,周又和干得有滋有味。那时老师是按承担课程类的教研室进行管理的,周又和分在了理论力学教研室。三年半的时间,他逢课必到,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跟着不同的老师学习讲课方式方法。期间还主动把一本前苏联出版的包含4000多道题的《理论力学习题集》全部做完。这让他对力学课程的掌握有了全面提升,很快便得到了从辅导老师晋升为主讲老师的机会。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成为主讲老师前必须先由教研室组织试讲。“第一次试讲,教研室听课老师说不行,太平淡。”周又和不愿放弃,回去后重新规划授课内容,包括内容的取舍、时间的把握、重难点的划定、关键步骤的处理,事无巨细,全部考虑周全。“一个月后再次试讲,终于通过了,成为《理论力学》的主讲老师。”

  成为主讲老师后,周又和的干劲儿更足了。他找来不同版本的《理论力学》教材,详细分析了各教材的特点,从章节顺序、体系布局到例题适用程度、表述科学性,他都一一记录分析,由此也发现了这些教材的优缺点,包括现有《理论力学》教材的不足,写下了6个注记,为日后他重新撰写《理论力学》教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采用逻辑严谨而又不失简明直观的由浅入深方式编写讲义,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

  他每周都去给学生答疑,一个晚上少则花两个小时,多则直至深夜。有次答疑结束,发现学生宿舍门已经上锁,只能不好意思地去叫门卫开门。

  年轻的周又和跟学生很聊得来,再加上热情辅导和作业全批(当时学校规定主讲教师每次可以只批改1/3),深得学生好评。

  很快周又和就直接从《理论力学》少学时的讲授跨越中学时而直接被选派到多学时的讲授。在1986年的一个学期末,教研室从北京拿到一份《理论力学》的教学评估试卷,用于同期四个大班9个小班的期末考试。四位主讲教师中周又和是最年轻的,采用封闭式考试与改卷后,发现大班与小班的平均最高成绩都出现在他带的班级,同事们对他赞誉有加。这是他首次从教学中体验到成功的滋味。

  “教材就像剧本,老师就像演员。教材谁都能拿得到,但是如何把握角色、如何处理细节,每位演员都有自己的方式。”周又和说。

一门课,只为让学生找到对力学的热爱

  1999年,力学学科经学校调整进入到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安排的辅导员为学物理的老师,对力学专业特点不熟悉。按当时学校规定,大二结束时学生可以申请转专业。虽然此时周又和是负责力学专业及学科的学院下设力学系主任,但审批转专业却为辅导员同意就可以了。于是,2001年力学专业一届本科生才30多名,结果这届就往外转了10多位。

  调查后发现,学生之所以转走,其实是受到了一些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影响,认为力学专业是“夕阳学科”,都去追求计算机等“朝阳专业”。而实际上,转出去的学生并不都能得偿所愿,甚至还有少量学生想要再转回来。

  “当时转专业流程比较简单,一些学得不好的学生进校就想着转出去,认为成绩不好是专业的原因。结果出去了之后成绩也并没有明显的提升,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周又和认为,学生有转专业的权利,但是需要有制度要求,不能让学生把“学不好”单纯归因为对本专业不感兴趣,这样只会对学生造成更大的耽误。于是,他建议学院形成制度:只有成绩排在前10%-20%的学生才可以转专业。

  与此同时,周又和深知,留下学生只是第一步,如何让学生学得好才是一位老师的真正使命。

  在此之前,《力学与工程概论》这门课是由周又和的爱人郑晓静老师(2009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为大三的学生讲授。由于课程内容丰富,开拓了学生的眼界,学生们对专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反响很好。

  为了纠正大家的片面认识,减少盲目转专业的试错成本,二人商量后决定在学生一进校时的第一学期就讲这个课,扩大他们的专业视野,让学生对力学有了一定了解后,再做决定。“学生的观念是很重要的,他认为你这个学科还有干头,对国民经济或者对科学发展都有影响,学习才有干劲儿。所以我觉得要加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教育,让他们知道力学大有可为。”周又和说。

  到2007年,郑晓静因工作原因不再讲这门课,周又和拿过接力棒,开始为本科新生讲授《力学与工程概论》。他在郑老师的内容基础上,又增加了力学发展历程、前沿问题和众多典型工程事故。“除了偷工减料等责任事故外,很多工程事故都是力学相关部分还没有做到位的地方,这对于力学与工程学科学者正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地方” 周又和如是说,“这样结合讲,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力学的动态发展,另一方面也把我们的最新科研成果穿插其中,让学生看到了力学的发展前景。”此后,学生对专业学习就稳定了,即很少出现向外转出的情形。鉴于这一成效,周又和接手这一课程后不久就将这一课程拓展到新成立的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全院新生(含力学、地质工程和土木工程三个专业),坚持至今。

  “周老师虽然是学术大咖,知识游刃有余,但他讲课不会很生涩,反而很注重观察同学们的兴趣点,深入浅出,经常分享已经毕业的学生正在做的项目及其成果,告诉我们这门课的具体应用,帮助我们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职业规划,所以我会认真学习这门课程。”2021级地质工程专业学生孙冰心说。

  现在回头看,周又和觉得,“只有知识水平达到了一定的宽度和广度,才会对这个专业有足够的认识,兴趣和热情也自然随之而来。”这是他的切身感受,也是他的学生逐步成长成熟所领悟到的学习真谛。

一直讲到老

  院士给本科新生讲课是大材小用吗?

  周又和不这么认为。

  在他看来,“好的科研人员就是要为学生讲最基础的课程,因为他有更好的理解和处理方式。基础知识虽然难度不大,但其讲解绝不是照本宣科,基础知识都是漫长历史长河中无数前人总结精炼来的,必须有足够的大局观、历史观,才有可能把它讲好。”

  工作至今,周又和一直注重教学与科研的结合。2013年,周又和在上海参加一教学交流的学术会议,做了40分钟的理论力学教学研究报告。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工作人员听完之后,立刻联系他问是否有出教材的想法。一问才知道,周又和的报告内容就是从他的课程当中截取的片段,已经给学生讲过三四遍了。专家们听了也觉得不可思议,“周又和又搞科研又搞基础教学,怎么能忙得过来呢?” 实际上,当时周又和已经给本科生讲了七八门课程,授课时长超过2400个学时。

  “本科生第一年形成的观念很重要。大学和中学的学习方式完全不一样,观念不转变,对专业的认识和学习方法都难以走上正轨。迷茫时期最关键的是鼓励,如果没有好老师正确引导并拉一把,有些人可能低迷一段时间就失去信心了。”基于亲身经历,周又和十分重视大一新生的教学培养,这也是他坚持给本科生上课的原因。

  2015年,由周又和独立撰写编著的66万字的《理论力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本书正是周又和结合科研成果以及多年教学经验,在本科教学方面取得的又一显著成果。

  “基础知识就相当于科研人员的武器,科学研究就是我们的战场。武器性能越好,使用得越熟练,进攻起来准确性和有效性自然就更高。这是我对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的看法。”周又和说,“如果只搞科研,不反哺教学,就难以充分发挥基础知识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如果长期只关注课程,不进行科学研究,那就很难带领学生开拓新的视野。”

  “力争上游竞扬帆,学海行舟引潮掀。前程宽广护天地,沿峭硕果令神叹。光阴如箭穿心过,明媚日月照人还。似曾相识非旧貌,锦色百花开满园。”2011年,从事力学学习与工作34年的周又和写下这首诗,表达他对力学发展前景的展望。曾经那个“不太情愿学力学做老师”的学生,如今已是中国科学院院士(2021年)、国家杰青(2000年)、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999年)、国家创新研究群体带头人(2011年)……

  从教四十载,周又和身上积累了数不清的荣誉标签。光环之外,当他站在三尺讲台上时,始终未忘记一个身份——老师。

  上课铃声响起,周又和准时走进教室。从后排到前排,同学们爆发出热烈掌声。

  2021级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学生佘亿宣和同学们早早来到教室,得知自己的老师当选院士,大家也感到由衷的高兴。“虽然周老师已年过花甲,但他身上的‘少年感’的确会感染到我们,这是一种神采飞扬、谈笑风生、不被时光所束缚的最佳状态。”

  周又和站上讲台,双手示意大家停下掌声。“未来我还愿意给大家上课,一直讲到老,这一点坚定不移。”

  新闻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l3Rxol9wUFqiDSiv8C-wWw   

 

内容来源|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文字|肖坤 苏凯洋

图片 | 苏凯洋